澳洲牛头犬的由来与进步,比起其他狗种来讲,是有一番详尽的历史的。19世纪初期,当澳大利亚畜牧业已开垦到内陆区域时,在此放牧的牛羊特别容易遭到野兽的侵袭,当时柯利犬较难适应这里酷热的天气。1830年,牧人蒂明斯将性情沉稳的澳洲土犬丁哥和其他牧羊犬交配,但交配后产生的新产品种却性喜胡乱抓咬而使改良计划失败。1840年,牧人托马斯霍尔用丁哥犬与活力充沛的高地牧羊犬交配,繁殖出性能较为优越的犬种,可是它的体毛颜色却相当丑陋。此后,配种改良的试验持续不断,当时,前南斯拉夫亚得里亚海岸东部有一种白色黑斑的大麦町犬崭露头角,大家用它与丁哥犬和澳洲凯彼犬重复交配,终于繁殖出性情冷静沉稳、忠诚顺从与体毛色泽亮丽三者兼具的澳洲牛头犬。1890年前后,新闻界对此犬大肆宣传,成功地将此犬营销推广到欧美各国。1968年,与它有关的会所陆续成立, 1980年获得美国育犬协会的血统认定。
特点
体高41-48厘米,体重16-23千克。头顶平坦,吻部较长,鼻尖黑色,耳朵非常大,呈三角形,直立耳,双眼圆形,眼神明亮慧黠,尾巴是下垂的刀状尾。体毛又直又硬,毛色为蓝色或蓝色带黑色、栗色斑纹。
品质
面部会散发出机灵、聪慧的风韵,对主人顺从和忠诚。每间隔一代会出现类似祖先那样擅长跟随畜牧群和人而大声吠叫的习性,这是隔代遗传的效应。
作用与功效
此犬是农场、牧场不可或缺的助手。它耐热性强,惯于长途跋涉,是勤勤恳恳、动作敏捷的牧羊犬和看护犬。